3. 本案例的“能动”教学行为方式的设计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是以人类探究创新的思维发展历程为教学环节设计的主要线索。教学导入环节的“能动”设计就是引导学生要善于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建立自主作用的意识;探究活动环节的“能动”设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根据探究任务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展开观察、操作、探究,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反馈的“能动”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听取不同意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敢于质疑,大胆推测,具备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意识。在教师的有意识的教学行为方式设计下,通过这节课的不同教学活动的经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相结合,不断地尝试创新,能动地认识和了解科学世界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三、教学实施简介
在设计导入部分的活动中,教师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贴近生活,贴近兴趣,贴近儿童的浅而寓意深的例子着手,创造一个学生常遇到的生活情境:电动小车其中一节电池没电了。让学生解决一个生活中常会遇到的小问题,自然地进入各个具体知识细目的研究。学生被老师的课堂情境激发了研究的动力,纷纷争取到讲台上,尝试用3种不同材料代替缺失的电池。经过几次的尝试,最终利用螺丝钉和1节电池成功启动小车。在此有意识地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下,学生依托生活经验,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认定学习目标,呈现导体与绝缘体的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