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治郑七年而风俗和平,灾害不生,国无刑人,囹圄空虚。及死,国人闻之,皆叩心流涕,曰:子产已死,吾将安归?夫使子产命可易,吾不爱家一人。其生也则见爱,其死也而可悲,仕者哭玉廷,商人哭于市,农人哭于野,处女哭于室,良人绝琴瑟,大夫解佩玦,妇人脱簪珥,皆巷哭。(《群书治要》转引《新序》)
子产之所以不毁乡校,就是有一颗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心态,我一心为国、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就不怕别人议论。别人议论正确,我便接受。别人议论不对,我可不去计较,这有什么不好呢?
心灵小笺:人持正无私,便会具有豁达坦荡的心态。有了豁达坦荡的心态,人就会表现得“不在意”。不在意,就是不总拿什么当回事,不去计较人家对自己好不好,不太要面子,不事事“较真”、“不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不太在意自己的“得失”,人便活得就不太累。这样的人是乐观豁达的人。
大气磅礴、坦然面对是非功过
王安石是北宋的著名改革家,轰轰烈烈干出一番事业。史载王安石如何如何执拗,如何如何小肚鸡肠,——可能有这种情况,在最初时,在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和总的政策性大局上,王安石很可能跟反对派没少争吵,但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的问题,是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王安石不得不争,不能不争,不争就是不称职,不争就不是一个好“干部”。不争,当老好人,是最没出息、最不老实,最不称职的干部。所以说,为官因政见不同而争是最正常的现象,是不得已的行为,不能说明王安石人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