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也称西伯利亚虎,是地球上最大的猫科动物 它的名字和其他老虎一样,源于它曾经游荡的地方,100年前,该物种在西伯利亚、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广阔范围内活动 如今,世界上最后的东北虎有95%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生活,那里有黑龙江与中国接壤 黑龙江在俄语中称“阿穆尔河”,因此,它们已经更普遍地被称为“阿穆尔虎”(Amur Tiger) 估计截止2010年有20多只东北虎的一小群常驻在中国东北地区生存 东北虎的亚种识别是在分子标记的基础上确认的 该亚种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可能是由于过去和近年的种群减少(Luo等人,2004年,Henry等人,2009年) 东北虎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分布于亚洲东北部,曾经遍及俄罗斯远东至朝鲜半岛 虽然它拥有巨大的体形和惊人的力量,野生的东北虎却依然濒临灭绝 2009年《科学》Carlos A Driscoll发表了一篇专门阐述里海虎和东北虎关系的论文,基因研究表明东北虎和已经绝灭的里海虎有着相对别的虎亚种最近的亲缘关系 调查指出很可能两种虎的共同祖先在大约一万年前通过古中国丝绸之路去往中亚,里海地区定居繁衍 而其中一支横穿西伯利亚来到远东地区形成东北虎种群 这样的调查结果引发了人们在中亚地区重新引入东北虎的无限遐想 同时栖息地调查也在阿姆河三角洲,伊犁河三角洲等地方进行着 如果设想得到实现,人们将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重新看到虎的身影 东北虎和它们的近亲——已灭绝的里海虎一样,在1900年代前半期也遭到了无情的迫害 随着清朝覆灭,禁区开放,各地移民大量迁入东北地区,东北虎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由于人口增长、林区面积减少以及无节制的大量捕杀,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其分布范围也迅速向北退缩 到1940年代俄罗斯军队“消灭害兽”后,它们确实处于灭绝的边缘 20世纪30年代,东北虎尚有500只以上,且大部分分布于中国境内 一位俄罗斯科学家在1940年代进行了第一次老虎调查后拉响了警报,发现俄罗斯远东地区只剩下20-30只老虎 这份令人震惊的报告导致它们在1947年获得法律保护,包括禁止狩猎和减少允许为世界各地动物园捕获的幼崽数量 有了这些新的保护措施,它们的数量稳步恢复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捕虎运动及林区人口数量激增,东北虎被迫迁移到干扰较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南边界已退到吉林省辉发河流域和集安、浑江一带 1953-1957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野外调查表明,东北虎在中国的数量已不足200只 1974-1976年调查时,辉发河流域和鸭绿江上游集安县境内已没有虎分布,抚松县境内也仅存6只东北虎,至此东北虎分布区的西部界线已退缩到抚松以东 1981-1984年时,长白山一带的东北虎分布区四分五裂,形成几个孤立的分布区域 这意味着东北虎将难寻配偶、延续种族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长白山区的虎已经基本绝迹,只有少数个体残存于吉林珲春市 到1985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北虎面临着新的挑战 经济崩溃和恶性通货膨胀意味着俄罗斯农村地区的人们被迫转向森林谋生 森林被砍伐以获取木材、浆果和肉类——包括老虎的猎物,争夺同样的食物 猎人更容易越过与中国松散的边界,利润丰厚的虎骨和虎皮非法贸易出现了,这对东北虎来说是一场重大灾难 在1992年至1994年间,大约有一百只老虎——约占野生种群的四分之一被杀 它们中的大多数最终来到了中国 1998年和1999年两次大规模东北虎数量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长白山区东北虎的数量为7-9只,分布区也由20世纪90年代初散布于长白山区退缩为两个较狭窄的分布区 1999年,由WCS参加的国际调查队在黑龙江进行了两个多月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急剧下降,从建国初期的400多只已下降至当时的5-7只 2010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大力打击偷猎,加大保护力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俄罗斯当局认为,在未来3-4年内,老虎的数量将增长到700多只 朝鲜半岛上著名的东北虎“朝鲜虎”在当地绝迹 鉴于老虎在韩国神话、艺术和文化甚至建国神话中的重要性,很难理解这种损失 老虎被认为可以为村民提供保护和和平,是韩国民间绘画和雕塑中最喜欢的主题 虎皮受到贵族追捧,以炫耀他们的财富 东北虎的脸颊和胡须被缝成帽子,由易朝的皇家侍卫戴上 虎爪被送给妻子以示勇气,或戴在项链上作为幸运符 然而,像俄罗斯一样,朝鲜政府组织了灭绝运动,一天内杀死了多达一百只老虎 是日本士兵为朝鲜的东北虎敲响了最后的丧钟,在他们占领期间猎杀东北虎并消灭它们 据报道,最后一只东北虎于1922年在韩国被杀死 如今,一道坚固的铁丝网墙将朝鲜和韩国分隔开来,并阻挡了野生动物的通行 朝鲜老虎的状况仍然未知,但除了偶尔的过境者外,它们被认为很可能在野外灭绝 成年东北虎雄性体重平均为250千克,头体长约为2 3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约为170千克,体长约为2米,肩高1 1米左右,尾长1 3米左右 最大身长可达2 9米(含尾长) 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和“万兽之王”之美称 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 其毛色艳丽,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 背部和体侧淡黄色,腹面白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 全身布满黑色的条纹,前额上的黑色横纹中间略相串通,形似“王”字 在夏季由于日照时间长,被毛会变短,颜色变深 进入冬季则毛长而色淡,呈淡黄色 为了融进多雪的栖息地,东北虎冬季的毛色较白,不像温暖地区的老虎那样有红色的条纹 为了抵御低达零下45度的低温,它长着厚厚的皮毛,在所有老虎中,它的毛发密度是最高的 成年东北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 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 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 长54-78毫米,粗20-26毫米 东北虎身体厚实,4个非常锐利的虎爪使用时伸出,不用时缩回爪鞘避免行走时摩擦地面 东北虎生性内向,多疑而凶猛,一般人很难亲眼目睹野生的东北虎 东北虎的毛色是比其他虎亚种具有更浅的橙色,在冬天更是如此 由于气候较冷,它们的皮毛比其他亚种更长更厚,它们的脖子上有厚厚的鬃毛,爪子上有额外的毛皮,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寒冷 东北虎本身对于栖息地没有特别强烈的偏好,只要远离人类出没区、冬季积雪不要太深、有比较茂密的植被可以伏击,并且地形不要太陡,就可以 它们对栖息地的选择更多地是基于其喜好的猎物对栖息地的选择,东北虎最喜好的马鹿等大型猎物最喜欢的生境是间杂着很多林间空地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其次是栎树林;因为在这些森林中,食草动物既可以在林间空地找到大量的草本植物,也可以在成熟的森林内部捡食松子、橡子和蘑菇等 所以这两种森林类型也是东北虎最喜欢的生境 东北虎常单独活动,有固定的领地,通过喷尿和挂爪等方式标记领地边界 雌雄的领地边缘重叠,在繁殖季节雌雄会在一起生活 雌性活动范围一般300-500平方公里,雄性活动范围一般500-1000平方公里 濒临灭绝的东北虎是寒冷气候的顶级捕食者 在积雪很深的分布区,它们的主要栖息地一年中有四个月被覆盖十二到二十英寸30-50厘米深的积雪 温度可低至-40°C 为了度过这些寒冷的冬天,东北虎的皮毛比南方的老虎亚种更厚,尤其是在它们的爪子和脖子周围有一些短鬃毛 它们的皮毛颜色从橙色到棕色不等,并随季节而变化 它们厚厚的皮毛在冬天变得苍白,与雪融为一体,并且长度几乎增加了一倍,以帮助它们更好地在雪地中伪装自己并保持温暖 在夏天,它们的皮毛变得更薄更黑,为在茂密的树林中进行出色的伏击做好准备 东北虎不仅擅长穿越深雪,而且还是出色的游泳健将 它们更喜欢让自己的领地靠近水 由于在寒冷的栖息地中猎物的密度相对较低,它们的活动范围比其他虎亚种更大,会长途跋涉寻找猎物 东北虎的捕猎方式是静伏或潜行至一定距离,然后突然袭击,按住猎物,之后咬住被捕动物的喉部或口鼻,使猎物窒息 马鹿和野猪这两种大型有蹄类在东北虎的食谱中的比重超过80%,而梅花鹿和西伯利亚狍等中小型有蹄类在东北虎的食谱中的比重很小 这是因为东北虎体型庞大,如果捕食小型猎物,那么小型猎物所提供的那点肉食,还不够弥补追逐它们所耗费的体力,因此对于东北虎而言不划算 有趣的是,熊在东北虎食谱中的比重也达到2-3%;东北虎时常会捕食黑熊,甚至会袭击冬眠中的棕熊 东北虎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东北林区 在19世纪中叶,东北虎仍然有很大的分布范围,西自外贝加尔的雅布洛诺山麓,北沿黑龙江北岸,东经鞑靼海峡一直到库页岛,都有分布 由于大兴安岭山脉南部与燕山山脉相连,向南分布区曾远及华北北部 由此可见东北虎历史分布区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朝鲜半岛,中国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分地区,蒙古接近于中俄边境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的大部分地区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北虎的分布开始逐渐退缩,在中国东北虎的分布区首先是由南向北,然后是由西向东退缩 在20世纪初辽东地区还有虎的分布,50年代便向吉林退缩 大兴安岭这20年代仍然有虎的活动,1974-1976年调查表明,70年代东北虎已经在大兴安岭绝迹 50年代小兴安岭东北虎的数量仍然很多,1976年调查证明只有4只东北虎,这时分布明显向东退缩,80年代调查表明,东北虎在小兴安岭已经绝迹 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分布在纵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滨海边区锡霍特阿林山脉,另外还有一个与大种群基本隔绝的小种群分布在滨海边区的西南部,但与中国吉林的种群连成一片 中国东北地区:除偶尔的从黑龙江北部进入的跨境个体外,中国的绝大多数东北虎都分布于长白山系,即吉林省东部和黑龙江省东部山区 在吉林省主要分布在延边州的汪清、珲春、敦化等地;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于完达山东部林区 朝鲜北部山区:可能有东北虎少量的个体分布,因为缺乏野外调查资料,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 东北虎分布图冬季发情交配,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 怀孕期在105-110天左右,每产2-4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千克,哺乳期5-6个月,母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 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大约相同年龄或一年后 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 发情期,当雌性东北虎准备交配时,它会通过咆哮和喷洒“标记液”来吸引雄虎 雄性闻到并听到雌性的呼唤,就寻找雌虎以期交配 如果几只雄虎靠近,很可能会发生一场血腥的战斗 获胜的雄性有另一种情况要应对:雌性的“善变”行为 雌虎前一刻表现得急切,在雄虎面前打滚,交配过后会立刻变得暴躁,击打雄虎 由于雄虎需要被雌虎接受,所以它不会报复,而是耐心地向雌虎求爱 交配后大约三个半月,雌性准备分娩 在活动之前,它会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洞穴、茂密的灌木丛或茂密的草丛中的洼地 在那里,雌虎生下了它的幼仔,平均每窝产仔数为3只 虎仔很小,每个只有900-1360克重 小虎仔出生后的最初几周都待在巢穴附近,但当它们两个月大时,它们开始跟随妈妈去寻找食物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幼虎们学会了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提升自己 它们在一岁半到两岁时变得独立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ver3 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自1930年代以来,俄罗斯远东的种群数量下降到20-30只 根据2005年全面的种群数量调查,至2010年,估计俄罗斯境内的东北虎仅存360只 并且1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出种群数量的大幅下降,自2004年以来,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尽管2010年的老虎数量有所反弹 偷猎老虎及其野生猎物被认为是导致老虎数量下降的原因 此外,对95只野生东北虎的广泛遗传采样发现其遗传多样性显著较低,有效种群数量(Ne)与普查种群数量(N)相比极低(Henry et al 2009) 这显示出20世纪40年代的种群瓶颈,并且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文献记载的幼崽存活率较低相一致,而且锡霍特阿林山脉的种群与南部的滨海边区种群被人为活动隔离 在中国,繁殖定居雌虎极少,无法形成自己的可持续种群,而依赖俄罗斯跨境个体的持续补充 而朝鲜种群现状还不确定 据WCS俄罗斯科学家估计,19世纪末,全世界东北虎的总数约有2000-3000只,而中国约有1200-2400只 2010年估计为500只 其中,在中国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边界内定期发现了20只虎 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2021年10月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记录到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已由2017年试点之初的27只增长至50只,监测到新繁殖幼虎10只以上 吉林天桥岭林区发现东北虎足迹2021年12月7日消息,近日,吉林天桥岭林业局八人沟林场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天桥岭局和天桥岭森林公安分局响水派出所报告称:疑似在辖区内发现东北虎足迹 经动保工作人员进行专业鉴定后,确认为野生东北虎足迹 2022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数量超50只 4月,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了解到,21日晚,该县复兴镇政府工作人员在下乡返回途中路遇一只野生东北虎 2023年5月30日,相关研究人员在回收红外相机中再次发现东北虎影像数据 7月29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最新监测显示,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约60只 2024年1月18日报道,龙江森工穆棱局公司和平林场施业区发现成年野生东北虎脚印,红外相机中捕获到了它的活动影像 这是2016年以来,发现的第五只成年野生东北虎 2024年7月30日消息,中国切实加强虎等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野外虎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野生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 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东北虎豹种群数量大幅增长,东北虎数量70只左右 1 栖息地破坏和盗猎导致其依赖的马鹿等大型猎物濒临绝迹 2 俄罗斯境内对虎的直接盗猎,中国境内大量未被清除的猎套对虎的误伤 3 由于人类的活动、栖息地的破坏等因素使东北虎的分布区被分割成多个孤立的“岛屿”,各分布区之间缺乏基因交流,甚至一些分布区内仅有一只个体而不能繁殖 1993年5月29日,国务院在《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中严禁进出口虎骨;禁止出售、收购、运输、携带、邮寄虎骨;取消虎骨药用标准,禁止用虎骨制药 中国曾是世界上虎制品需求最大的国家,中国政府颁布的这一禁令遏制了市场需求,有效地防止了野生老虎的灭绝,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赏 2000年10月,“东北虎野生种群恢复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开启了中国野生虎国际合作保护的先河 基于这次研讨会上提出的恢复野生东北虎计划,在吉林省林业厅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12月一个新的保护东北虎和远东豹的保护区——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成立,3年后成功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1月25日,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利用WCS提供的自动相机拍摄到3张野生东北虎的照片,这是中国首次拍到野生东北虎的照片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国家林业局、吉林省林业厅、黑龙江森工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自动相机开展了长达10年的定位监测,并建立了中国野生虎豹观测网络 猎捕有蹄类动物的套子对东北虎的生存一直存在巨大威胁,有多起东北虎被套死或误伤的案件发生 为打击非法盗猎,保护东北虎及其猎物,自2000年起,WCS多次组织了在黑龙江和吉林东北虎重要分布区开展反偷猎宣传及清套活动,并于2008年率先在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引入MIST(管理信息系统)执法巡护系统 通过系统巡护,保护区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东北虎及其猎物的分布与威胁状况,减少偷猎与人类干扰,使保护区的东北虎野外保护达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水平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东北虎保护工作的重点是扩大和连接自然保护区、恢复栖息地和猎物、可持续和环保的森林管理、科学研究和监测、政策宣传以及公众宣传和教育 随后WWF于2009年也在吉林汪清和黑龙江东宁的3个林场,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了日常反盗猎巡护,引入MIST系统;并组织中俄专家在这三个林场开展了东北虎猎物冬季联合调查 随后参与MIST反盗猎巡护项目的林场增加到9个,并在吉林和黑龙江东南部连接成片 2010年8月,在WWF中国和WWF俄罗斯的推动下,中国吉林省与邻近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达成协议,正式合作建设首个跨界东北虎保护区 2012年4月,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用自动相机在吉林汪清拍到野生东北虎 2015年6月,东北虎豹的命运迎来了历史性契机 基于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10年科研成果而编写的《关于实施“中国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恢复和保护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议》通过民盟中央提交中央,建议将东北虎豹保护列入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建议做出重要批示,推动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2021年10月12日,面积1 41万平方千米,地跨吉林和黑龙江东部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成立 2024年3月14日,“中俄东北虎保护与恢复研究联合实验室”揭牌,联合实验室将进一步落实中俄两国关于虎豹跨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战略,推进中俄虎豹保护研究信息和技术交流,促进东北虎保护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推动东北虎跨境保护、管理示范、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多学科合作 老虎是人类星球自然遗产的一部分,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象征 它们是关键物种,对于它们所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作为顶级捕食者,它们控制着猎物种群,从而维持食草动物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植被之间的平衡 简而言之,当老虎茁壮成长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蓬勃发展 这反过来又为与老虎一起生活或靠近老虎的当地社区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精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