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智能开发是否全面,是否科学,只决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质如何,则决定人的命运。优良的性格品质是人才成长最积极的因素,它可以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成一个人的事业获得成功;而不良的性格乃至恶习则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它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障碍。
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往往使人的性格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本质的变化。如在充满暴力的环境和家庭影响下成长的儿童,会养成怯懦、孤独、自卑的性格特点,当他进入学校,经过集体的熏陶,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增多,他们原来的性格特点可能有显著的变化。再比如,一个活泼可爱的学生,也可能由于经历了某种严重的打击,精神上蒙受挫折而变得忧闷抑郁起来。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性习说。他认为人生来禀赋差异不大,是后天造成了较大的差别。性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孔子晚一个多世纪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是善良的,“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环境与教育扶植善性,而不使之泯灭,并发展成“仁、义、礼、智”。比孟子稍晚些的荀况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是环境与教育去恶育善。这些理论都强调了环境对人们性格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