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冯贻喆,原籍广东南海,生于天津。自幼爱好文艺。40年代初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迫辍学,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始,先后加入“美艺”、“华艺”、“同茂”和上海剧艺社等进步文艺团体,演出了《家》、《日出》、《上海屋檐下》、《风雪夜归人》、《重庆二十四小时》、《大明英烈传》等话剧四十余部,通过舞台实践,他的演技得到锻炼与提高。 抗日战争胜利后转向电影,参加了国泰影片公司出品的《裙带风》、《忆江南》、《鸾凤怨》、《十步芳草》、《一帆风顺》等影片的拍摄,并担任主要角色。他在田汉编剧,应云卫、吴天导演的《忆江南》里扮演的青年诗人黎稚云,能较好地体现出这个人物的思想演变轨迹,在各种黑暗腐朽势力的影响下从进步逐渐走向堕落变节的历程,这是他从影后的成名作。 1948年离沪去港,曾在《恋爱之道》、《结亲》、《冬去春来》等影片里饰演重要角色。在《冬去春来》中,他扮演了一个纯朴勇敢的青年农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属不易。 1950年,冯喆回到上海,进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60年代初又调去峨嵋电影制片厂,曾先后在《胜利重逢》、《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羊城暗哨》、《沙漠追匪记》、《金沙江畔》、《桃花扇》等影片中扮演主角。其中,《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这个性格鲜明、生龙活虎的艺术形象,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羊城暗哨》中的王练,由于他能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基调,又善于表现人物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的细微变化,充分显示出他的艺术功力,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很有光彩的公安人员形象之一。 冯喆在艺术上有追求,素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为人们所称道。他深谙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道理。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莽莽苍苍的川西原始森林、纵横交错的淮河水网地区、峰回路转的胶东老根据地的山村,无不洒下了他的汗水,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表演才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他创造的众多的银幕形象,以其潇洒自如的气度,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许。1946年,冯喆进入上海国泰影片公司。1947年,与舒绣文、杨薇薇联合主演剧情电影《裙带风》,从而开启了他的演员生涯;同年,与苏绘共同主演剧情电影《忆江南》,在片中饰演上海文化界救亡宣传队的青年诗人黎稚云。1948年,由其出演的剧情电影《好夫妻》上映;同年,与束夷搭档主演剧情电影《一帆风顺》,在片中饰演失业的小职员田宝林。1949年,与舒绣文合作主演爱情电影《恋爱之道》;同年,与戴耘共同主演剧情电影《风雨江南》。1950年,进入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并与李丽华合作主演了剧情电影《冬去春来》。1952年,与陈戈、汤化达联合主演战争电影《南征北战》,在片中饰演有勇有谋的解放军高营长。1954年,与王蓓、魏鹤龄联合主演剧情电影《淮上人家》,在片中饰演淮河岸边的农民高黑子。1956年,与曹会渠、秦怡联袂主演战争电影《铁道游击队》,在片中饰演睿智老练的游击队政委。1957年,与于飞合作主演剧情电影《羊城暗哨》,在片中饰演虎胆英雄侦察员王练。1958年,由其主演的剧情电影《重要的一课》上映;同年,出演由桑弧、叶明、谢晋联合执导的剧情电影《大风浪里的小故事》;此外,还与杨梦昶、张雁联袂主演了剧情电影《英雄赶派克》。1959年,与张文甲合作主演根据杨尚武《追匪记》改编的战争电影《沙漠追匪记》,并担任该片的编剧,他在片中饰演为革命献身的骑兵班长钟永胜。1963年,与张伐、卫禹平联合主演抗日电影《金沙江畔》,在片中饰演英勇而充满斗志的指导员金明;同年,与王丹凤搭档主演爱情电影《桃花扇》,在片中饰演多情却又变节的一代名士侯公子;此外,还担任了纪录片《人民公社万岁》的解说员。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之际,冯喆被国家文化部列为126名“中华影星”之一。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之际,冯喆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